English

寻找政治英雄

2010-06-07 15:42:00 来源:博览群书 朱文轶 我有话说

官员,一直处于被多重误读之中。这种误读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我们的政治传统没有留给官员足够的表达空间,在这样的传统里,官员的自我是依附和藏匿于体制之下的。当人们对具体的执行者不满时,体制成了一个笼统而抽象的指责对象;而当人们对某项制度有所微辞时,却又找不到

为其负责的人。“问责制”下的官员奖惩只是权力序列中的规则和秩序的体现,公共层面的评价对其影响甚微。某种意义上,公众对于官员的评价被体制包揽了。这样一来,政治失去了该有的个人色彩,执行者和制度往往被混为一谈了。

二是多年来政治的隐秘和官员的低调,在两者和公众间制造了隔膜。媒体业的兴起和发达,增加了天平上信息获取方的力量,却并没有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相反,当媒体无法接触到核心信息源时,阴谋论成为弥补信息空隙的最好产品,它给信息的失真混乱添油加醋。此时,官员多半成为躲在舆论之后那个阴谋和想象的混合体。

在近年的舆论事件里,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无论官员在事件中是作为还是不作为,也不管政府多么有力地表明立场,谣言在公共事件中仍层出不穷。这不仅是因为通讯手段的发达、信息扩散的便捷,更是因为社会心理的失衡、公共信用系统的崩溃,人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对官僚系统的陌生感很轻易地唤起了人们对它的不信任,继而它又与人们对医疗系统、教育系统、司法系统的不信任奇妙地揉和在一起――公共机构在过去的形象里往往是互相推诿的,这成为人们巨大不安全感的来源。

如何重建信任?我想这是制度建设的大课题,是公共社会再造的大课题,也是一个传播领域的大课题。

“你了解政府和官员吗?”公共治理权威戴维・奥斯本与彼德・普拉斯特里克在《摒弃官僚主义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写道,“行政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经济和政治改革本身也造成官员角色的模糊。从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一次政治局的会议上说“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起,政府一直在努力根除冗员和效率低下的官僚主义旧疾。尽管许多职能部门至今多少还保留着王蒙1950年代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里所描述的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气息,但臃肿和低效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

公众对于权力的新警惕针对它的过度使用。在一个不完全“有限而有效的”政府中,政府承担了方向把握和领导作用发挥的大部分职能:它要确保经济增长,它要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它更要在一片荒原之上建立起提供充分自由的市场竞争规范。政府的确在学习变成一个服务性机构,而在过去的一系列改革中,它的宏观调控角色越是被强调和突出,它就越要依赖众多的微观手段来实现这些宏观目的。而这些微观手段的工具,往往是借助最传统的“权力”。

政府瘦身和公共权力膨胀的结果,是官员个体权力的放大和权力边界的模糊。它在某些地方演变为一种“新官僚主义”。

那么,官员作为和不作为的边界究竟在哪里?一个出色官员的标准是什么?官员如何面对公众并表达自我?现有的新闻发布制度如何更好地完成信息的表达和沟通?这可能是政府机构改革需要更深入去触及的问题。更为透明化地公开官员的行为和决策思路,也许是通过公众力量去约束权力边界的渠道。

官员是制度在执行层面的延伸。他们的行为可能是误解的制造者,也可能是误解和人们不安全感的消除者。

多年来,我的采访经常要和各个层级的官员打交道。在突发事件和城市报道里,我希望去寻找英雄,寻找每个城市的“朱利安尼市长”,希望通过他们,将体制运转、政策产生的机制分享于众,但这极为不易。

2005年松花江水体因上游化工厂爆炸污染,造成400万人口的大城市哈尔滨面临全城停水危机。“停水公告”的发布过程和公众质疑哈尔滨政府隐瞒信息的真相是我要去寻找并揭开的。

但在哈尔滨的采访中,官员们几乎从不谈论自己,他们很少向外界传递自己的个人化情绪。即使他们在彼时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焦虑和紧张,他们也不愿意透露。一方面,他们需要通过无数的会议,来完成上情下达的政情发布,同时,他们还需要不断地来向市民们解释政府如何在做以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某种意义上,他们是政府最大的公关员;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极力隐藏在组织程序的背后。

有一本访谈录上说:“把世界扔进一个巨大的分液漏斗,静止时大致会分为三层,包括记者在内的大多数人身处体积最庞大的中层,大家一刻不停地做着布朗运动,构成火热的生活。记者是其中有可能突破上下界面而提供另两层图景的人,他们的突破能力,决定了受众可能获知的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我希望去突破这层坚核。我希望去寻找政治英雄。既是为了直达事件内核,也是为了揭示事情全貌。由他们去讲述政治规则;由他们去刻画自己的对手,讲述权力中的阴暗面。这比任何外部的揣测和妄论要更有力量。

只要是从业者都知道,官员采访是一切采访中最难突破的,而在官员采访中,要突破那些处于新闻事件之中的官员又是难上加难。他们要应对事件本身,还要应对媒体包围。我们的政治环境更讲究低头做事而不是抬头说话。那么如何建立起好的沟通界面呢?

访谈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而我想强调的是,这是智力上而非表面的冲突和针锋相对。在我看来,提问并非一种权力。当你把它看作一种权力时,你和你的被采访者就都成了主角,那种以刺激、挑衅为目的的提问,是有功利性的,它试图把观众的注意力从被采访者身上转向自己。提问是引诱,是倾听,是打听,却并非对抗。也许电视传播造就了这样的采访,但我想告诉受众什么是一个真正的提问者,它首先是一个倾听者。

愿读者能耐下心来读一读这本访谈录,它有助于清除疑惑,寻找答案。它们可能不像明星、导演访谈录那么轻松。事实上,它们中的大部分绝不轻松。

作者单位:猫扑网

(本文编辑 王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